1931年1月26日
毛泽东在宁都小布写《兴国调查》前言。前言指出:实际政策的决定,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坐在房子里面想像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过去红色区域弄出了许多错误,都是党的指导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原故。所以详细的科学的实际调查,乃非常之必需。这篇前言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一卷。
1942年1月26日
为反对党内的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起草《中宣部宣传要点》。宣传要点指出:鉴于遵义会议以前,主观主义与宗派主义错误给予党与革命的损失异常之大,鉴于遵义会议以后党的路线虽然是正确的,但在全党内,尤其在某些特殊地区与特殊部门内,这两个主义的残余并没有肃清,或者还很严重地存在着。故在去年内,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同志采取了很多措施,已引起了很多同志的注意,这是好的现象,这是一方面的现象。但在另一方面,中央的决定及中央同志的演说,在另外许多同志中,并没有引起深刻的注意。宣传要点在举出了没有引起深刻注意的原因及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残余在党内存在的种种表现之后,提出要来一个彻底的认真的深刻的斗争,希望全党全军的各级领导机关与各级领导同志加以注意,进行宣传,进行工作。这个宣传要点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1952年1月26日
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关于首先在大中城市开展五反斗争的指示。指示指出:在全国一切城市,首先在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守法的资产阶级及其他市民,向着违法的资产阶级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彻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的斗争,以配合党政军民内部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现在是极为必要和极为适时的。在这个斗争中,各城市的党组织对于阶级和群众的力量必须作精密的部署,必须注意利用矛盾、实行分化、团结多数、孤立少数的策略,在斗争中迅速形成五反的统一战线。此后,五反斗争首先在各大城市展开,并很快形成高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时指导着两个战线上的斗争,一个是在党政军民(群众团体)内部开展的三反斗争,一个是在外部开展的惩治不法资本家犯罪行为的五反斗争。这个指示节编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1981年1月26日
邓小平会见澳大利亚外交部部长斯特里特时,谈到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指出:世界上有人议论,说我们搞“非毛化”。我们没有搞“非毛化”,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毛主席在晚年确实有很大的错误,也要讲清楚。讲清楚的好处是可以教育我们的人民和后代,也教育我们自己。但毛主席的历史功绩不能抹煞。毛泽东思想是历史形成的,是在四十年代我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肯定的,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这个财富我们不能丢。
他谈到南北问题和南北对话指出:南方和北方的概念主要不是按地理来划分的,主要是按经济情况来划分的。中国应该算南方。南北对话的目的是,北方要在经济上帮助南方。提出这个问题是重要的。发达国家要真正花点力量,花点钱来帮助贫穷国家的发展。这是解决世界矛盾的方法。
1934年1月27日
毛泽东在二苏大上作大会结论。结论着重强调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对动员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和赢得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性,指出:我们是革命战争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又是群众生活的领导者、组织者。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群众的穿衣、吃饭、住房问题,到柴米油盐、疾病卫生、婚姻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谈到群众的伟大力量时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谈到工作任务与工作方法的关系时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毛泽东在结论中还称赞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这篇结论的一部分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为题,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1957年1月27日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讲话共谈七个问题:要足够地估计成绩;统筹兼顾,各得其所;国际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于人民闹事问题;法制问题;农业问题。最后指出:总之,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全党都要注意思想理论工作,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队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新问题,观察和处理国际斗争中的新问题。(节选)
1992年1月27日上午
邓小平视察珠海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途中说:企业要创名牌,要创出我们中国自己的牌子。要发展就需要人才,不用人才不行。要鼓励用人才,出人才。听取公司副总经理丁钦元汇报情况后说:你讲得好。特别是不要满足现在的状况,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出来,才能有竞争力。视察后在返回住地的途中说:要挖掘人才,要不断造就人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做这件事。只要有人才,就可以创造出技术,事业就兴旺发达。
1954年1月28日
周恩来在政务院第二百零四次政务会议上讲话,提出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讲话指出:我们要充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把科学工作提到应有的地位。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人数不多,但很可贵,要很好地团结起来,好好地依靠这批老师,培养新的科学干部。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了理论,一定要实践;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理论,还一定要有基础科学。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理论与实践结合,实践要有理论指导。讲话还提出:对科学家不能按行政人员的等级来评定待遇。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生活有困难的,应该待遇好些。在待遇问题上,绝不要采取平均主义的办法。
1955年1月28日
毛泽东同芬兰首任驻中国大使孙士敦谈话。谈话指出: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我们对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就是这样进行教育的。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俄国把沙皇、地主和资本家扫光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在中国把蒋介石和地主推翻了,东欧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也解放了。美国如果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其结果是美国和英国及其他帮凶国家的统治阶级要被扫光,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要变成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世界大战的结果,不是有利于好战分子,而是有利于共产党和世界革命人民。
1991年1月28日—2月20日
邓小平在视察上海时指出,开发浦东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关系上海发展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要克服一个怕字,要有勇气。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试第一个就要准备失败,失败也不要紧。希望上海人民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
1963年1月29日
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
1979年1月29日-2月5日
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同美国总统卡特会谈时就中国对外政策邓小平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和平、安全、稳定的世界,就应认真对待国际局势。我们不希望打仗。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和平环境。他在美方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指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要从国际形势的全局,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两国关系。
1997年1月29日
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全党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必须艰苦奋斗几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提倡高尚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艰苦奋斗、勤俭朴素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这篇讲话的一部分以《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为题,收入《江泽民文选》第一卷。
1937年1月30日
毛泽东为徐特立六十岁生日写贺信。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一九二七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取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而在有些人面前呢?却做了畏葸不前的借口。你是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而在有些人本来只有“半桶水”,却偏要“淌得很”。你是心里想的就是口里说的与手里做的,而在有些人他们心之某一角落,却不免藏着一些肮肮脏脏的东西。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而在有些人却似乎以脱离群众为快乐。你是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而在有些人却似乎认为纪律只是束缚人家的,自己并不包括在内。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而在有些人则只愿意拣轻松事做,遇到担当责任的关头就躲避了。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的,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
1962年1月30日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作长篇讲话,中心是讲民主集中制问题,突出强调发扬民主的重要性。讲话指出: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都要认真实行民主集中制。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集中制就建立不起来;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没有民主,不了解下情,情况不明,就难免不是主观主义。讲话强调: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总之,我们的集中制,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制。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这篇讲话是毛泽东集中阐述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代表作,也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代表性著作。对统一全党思想,精神振奋,团结一致,恢复和发展生产,克服经济困难,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这篇讲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1979年1月30日
邓小平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等六个团体联合举行的招待会上指出: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也有根本区别。但是,在当今的世界上,我们之间有着不少共同点。我们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世界和平的利益,都要求我们从世界的全局着眼,用长远的政治和战略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这是我们友好相处和广泛合作的重要基础。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对于双方都有好处。联合公报重申的上海公报中关于反对谋求霸权的各项原则对我们双方是一个约束,对各国人民是一个保证,对霸权主义是一个遏制。我们两国都信守自己的承诺,就可以对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以至世界的和平和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指出:统一祖国,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夙愿。我想,曾经在一百多年前经受过国家分裂之苦的美国人民,是能够理解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民族愿望的。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归回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按照我们的心愿,我们完全希望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对国家对民族都比较有利,这在我们的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应该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这种可能性将会增大。当然,这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单方面的愿望,还要看形势的发展。
1949年1月31日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受斯大林委托飞抵石家庄,随即转乘汽车至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当天,毛泽东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会见米高扬。其后,毛泽东同米高扬多次会谈。在会谈中说:到目前为止,中国革命发展较为迅速,军事进展也较快,比过去我们预计的时间要短些,就能过长江,并向南推进。估计渡过长江后,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攻克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的口号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建立新政权。这个政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介绍了即将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有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的联合政府等情况,指出:虽然政府的组织形式与苏联、东欧国家有所不同,但其性质与宗旨仍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将来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国家一解放,接踵而来的任务是恢复生产和经济建设。关于中国对外政策,是打扫好房子再请客,真正的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里来,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二月七日,米高扬离开西柏坡回国。
1958年1月31日
毛泽东为《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撰写前言。前言指出:为了适应新的情况,中央和地方党委的工作方法,有作某些改变的需要。这里所说的几十条,有一些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一些是新提出的。这是中央和地方同志一九五八年一月先后在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上共同商量的结果。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提出工作重点的转移,主张不断革命,要求开展技术革命,认为过去我们有本领,会打仗,会搞土改,现在仅仅有这些本领就不够了,要学新本领,要真正懂得业务,懂得科学和技术,不然就不可能领导好。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
草案还阐明了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概念、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人脑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但是要反映得正确很不容易。要经过反复的考察,才能反映得比较正确,比较接近客观实际。概念、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任何英雄豪杰,他的思想、意见、计划、办法,只能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其原料或者半成品只能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或者自己的科学实验中,他的头脑只能作为一个加工工厂而起制成完成品的作用,否则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人脑制成的这种完成品,究竟合用不合用,正确不正确,还得交由人民群众去考验。
《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和前言收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979年1月31日
邓小平在接受美国费城坦普尔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律博士学位时,致答词说: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我们主要依靠过去三十年建立起来的基础和积累起来的建设经验,同时也特别注意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往。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很多领域领先,在经济管理和教育事业方面也有很多成就。我认为,进一步发展我国人民同美国人民的友谊,向美国人民学习,完全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中国人民深信,把自己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对于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